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国,从2月7日开始,安徽所有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
每个小区都有守护人。他们给居民量体温,登记出入信息,消毒公共区域……筑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他们会面临雨打风吹,寒冷冬雪的恶劣天气,也会遭遇居民不理解,被指责、谩骂、甚至殴打。但是他们依然日夜值守,守住了小区健康安全,就是守好了所有人的生命之门。
这些守护人,其实是我们生活中熟悉的面孔,却常常被忽略的身影。从即日起,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联合健合集团,为您讲述身边守护人的故事,聚焦疫情下的平凡英雄。
徐平华:面对冲卡与谩骂 忍下委屈“保平安”
图片说明:徐平华(右)付出很多,即便有时遭遇业主不理解,但忍下委屈,也要坚守职责。
当宝马mini突然撞坏小区道闸,疾驰而入时,徐平华很震惊:“如果当时我站在道闸前面,可能就被撞伤了。”
徐平华今年59岁,这是他在合肥金色池塘小区当保安的第5年,也是遇到困难最大的一年。疫情之下,小区首次实行封闭式管理,对物业管理和业主接受都是一个挑战。
时间回到2月3日14时许,业主何某与其妻子驾车到金色池塘小区外取快递后,从小区西门返回(何某妻子驾车)。由于车辆未在小区电子识别系统登记,道闸无法自动打开。
“当时他们的车停在在西门入口的地方,后面已经堵了几辆车了。”徐平华说,男子火气很大,说话很难听,硬是要开车进入小区,但保安们没有同意让他进来,“我说,‘非常时期,请您谅解,到物业办公室履行一下手续。从这儿到物业办公室就一两分钟,也不花钱’。”
有业主见状,也劝说何某理解保安工作。让现场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何某突然上车,撞坏道闸,从西门长驱直入,随后又从南门冲卡出去。
很快,合肥公安局蜀山分局井岗派出所民警将何某传唤至派出所接受调查。2月4日,何某被蜀山分局依法行政拘留10日。
疫情之下,小区门就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然而筑牢这道防线并不容易。有人认为封闭式管理小题大做,冲着保安叫嚣;也有人不配合防疫管理,谩骂冲卡。面对业主们的不理解,徐平华坦言,心里会感到生气和委屈保安岗亭工作职责,“小区本来就大,现在特殊时期,我们保安比平时更辛苦。除了站岗,有的从外地返程人员需要居家隔离14天,我们还要给他们送生活用品、倒垃圾。有时我们巡逻,看到老人本来戴着口罩,他非要摘下口罩在那抽烟,我们也要去给他做工作。但是付出很多,不是所有业主都能理解。”
即便遭遇不解,忍下委屈但寸步不退。徐平华说,因为职责所在,“也有很多业主对我们支持和关心。前几天下雪,有业主给我们捐雨衣、口罩,让我们非常温暖感动。保安,就是要保大家平安,我们会坚守职责,对小区严格管理,将病毒隔绝在外。”
洪大为:脚肿成“馒头” 他20多天没回家
图片说明:夜深了 洪大为还在门岗巡查。
大年初二那天,洪大为从家里抱来了被褥。
他是一名退役军人,今年36岁,安徽省长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滨湖瑞园的保安队长。洪大为的家距离滨湖瑞园2公里,平时走路约20分钟。但是20多天,他都没有回家,一直在小区里坚守岗位。早上吃面包,中午吃盒饭,晚上吃泡面,夜里就睡在办公室的沙发上。
滨湖瑞园是安徽省面积最大的高层回迁小区,分为两个园区,共有6000多户,20000多人。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从登记外来进入小区人员到封闭式管理,该小区的防控任务非常艰巨。
“小区有50栋楼,原来是八个门,现在一个园区只留一道门,每道门分别设立进出口,每个进出口都要2个人。”洪大为说,每天早晨7点他就到岗,不仅要分配工作,还要协助维护秩序,应对突发事件,做好管控工作。
小区每天有三个“小高峰”:上午7点半到8点,复工人员要出去上班;上午9时到10点,外出买菜购物的较多;下午4点半到6点半,下班人们回来的人多。
“我们小区人太多了,每个‘小高峰’进出5%的人都不得了。”洪大为说,每个进出居民都测量体温,验证通行证并划卡。人流量大时,为了避免人员聚集,还要组织排好队,人与人之间至少要距离1米。
作为保安队长,每天洪大为不仅要协助门岗值勤,“高峰期”过后,还要到园区巡查。一天下来口干舌燥,每天走两三万步是常态。
前几天他巡查时,不慎崴了脚,肿得厉害。“医生说骨裂了,要打石膏,但是我没同意。现在疫情防控处于关键期,一旦打石膏,我就要在家躺着,我不放心。”
图片说明:前几天洪大为的脚崴了 肿的厉害 医生让他回家休息,但是他依然坚守岗位。
实际上,洪大为的家距离滨湖瑞园仅2公里。妻子怀二宝28周了,家里还有9岁的女儿和老母亲。但是20多天了,他都没有回家。忙完一天的工作保安岗亭工作职责(保安岗亭),回到办公室已经深夜11点,直接抱着被子睡在沙发上。有时女儿跟他视频,哭着说“很想爸爸”。洪大为听着很心酸,只好鼓励她:“照顾好妈妈和奶奶,爸爸过几天就回来。”
每天接触很多人,洪大为也会考虑存在安全风险。他说,自己不怕,因为每天小区都会组织人员对进出电子门手柄、门禁按钮、电梯按钮、楼道等重点区域进行多次消毒。但是家里是老人、孕妇和小孩,他不想亲人承担这份风险。
“不论是为了家里人的健康,还是工作需要,暂时我都不能回家。”洪大为说,尽管这些天有苦有泪,但很值得,他们要为小区筑起了一道防疫“铁闸”,让居民生命安全和健康有更多保障。
张井利:一上岗就是12小时 7年没有陪父母过年
凌晨3点,合肥零下2度。昏黄的路灯下,55岁的保安张井利戴着口罩、拿着手电筒在合肥庐阳区上城国际百合苑里巡逻。
如果不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他原本打算回老家淮南过年。父母已经80多岁了,最近还生病,一直打电话让他回老家。
然而疫情之下,张井利决定留在小区,“现在是特殊时期,所有小区都是封闭式管理。我在小区干保安7年了,对业主们比较熟悉,更方便做工作,这时候不能回去。”
“我们小区不大,总共2栋楼保安岗亭工作职责,一共170多户。”张井利说,保安就他和另外一位同事,白班夜班轮流,每周一次,“白班是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夜班是从晚上8点到早上8点,一上就是12小时。”
白班和夜班都不轻松。疫情之下,白天事情多一些。吃过早饭后,他带着午饭来上班。给居民量体温,登记信息,上报社居委返程人员的情况……这些事情都得完成,物业人员也会帮忙协助。只有到中午的时候才能放下口罩,吃饭喝水。大部分时间张井利都是站着的,一天下来免不了腰酸腿痛。
图片说明:张井利惦记着80多岁的老父母 渴望疫情早点结束,回淮南老家陪伴父母。
这一周,张井利上夜班。夜班事情相对较少,但是气温低下,寒气逼人。并且,只有一个人值班,常常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他会在岗亭里坐着,或在小区里巡逻,一直熬到天亮,绝不能睡觉。张井利说,现在特殊时期,他就像猫头鹰一样盯住小区,不能让外来人员进来,小区住户也必须按照规定进出。
走亲访友是中国传统,突然今年不让随意进出,也不允许亲戚们串门。起初也有住户不理解,感到不满。“因为我们小区小,大家慢慢都熟悉了。主要就是费嘴皮子,我多解释疫情防控的重要性,总体大家还都比较配合。”
张井利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们都在淮南。父母80多岁了,身体也不好。往年他是年初八回淮南看望父母,至今已经7年没有陪伴父母过年。去年春节前他准备好了各种礼物,提前向物业公司请了假,打算陪伴父母过一个团圆年。谁知,疫情打乱了计划,他决定留在合肥坚守岗位。
“父母多少都会有些抱怨,我也有点愧疚。前几天老家的哥哥还打电话给我,说父母身体不是很好。但是没办法,我一定要站好岗。”张井利说,其实他心里也惦记着父母,盼望着疫情快点结束,早日回到淮南老家和父母、兄弟姐妹们好好团聚。
付安怡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钟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