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楼道进出口通道都装上了铁栅栏,让推婴儿车和轮椅的居民头疼了保安岗亭护栏,这下怎么出门?”近日,有网友@江南晚报 微博,称夏家边家园各楼道前安装的铁栅栏影响了部分居民的日常出行,同时提出了为民办实事的同时是否考虑到居民进出方便,安装这样的不锈钢围栏是否合理等疑问。
针对网友提出的问题,“小南来帮办”立即向小区所在的夏家边社区进行了反馈,社区也第一时间给出了回复和解决方案。
现场:每栋楼前都安装了不锈钢围栏
记者联系到报料人邵先生,他告诉记者,他的房子准备装修,装修工人要运送材料到楼上,楼道进出口的不锈钢围栏造成了不便。不仅如此,小区里的不少带着购物车出门购物的老年居民,还有坐轮椅的残障人士和推着婴儿车出门散步的居民保安岗亭护栏(上海保安岗亭厂家),从门口通过很不方便。
今天上午保安岗亭护栏,记者和社区工作人员、物业负责人一起来到现场。在夏家边家园A区19号楼道门前,记者看到了网友所说的不锈钢围栏。正好有一位中年男性居民下楼,从两个“L”型的围栏围成的通道内通过。物业对围栏尺寸进行了测量,围栏总长是1.6米,两个“L”型的间距为40厘米,围栏距离墙壁45厘米。
成年人正好可以通过围栏
记者注意到,楼道里面也有一组已经前后交错安装的不锈钢围栏,物业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当初试点安装的模式,和现在的类似,但安装在楼道内属于阻挡消防通道,所以后来就改成安装在楼道口了,现在已经不使用了。“楼道口的围栏去年就装好了,一直没启用,今年9月才正式启用的。”据了解,夏家边家园A、B、C区共有40栋楼,每栋楼前都安装了这种围栏。
楼道里的围栏
初衷是防止电动车上楼,后续物业会整改
据介绍,安装这种围栏的初衷是防止电动车上楼充电。“之前也考虑过在电梯里安装座椅或是报警探头等,但小区房龄已有10多年了,出于安全考虑,也不敢给电梯这种特种设备再进行打洞之类的操作。”物业负责人吴晓东表示,综合这些因素,社区、物业在与消防部门沟通的基础上,邀请专业工程师对楼道口的“硬隔离”装置进行了设计,确保人员可以通行,车辆不可通行。
对于居民提出的一些疑问和不便,物业表示此前已给需要轮椅出行的残疾人士配发了开锁钥匙,至于婴儿推车等通行问题的确是考虑不周,后期会进行整改。
锁的位置在围栏最下方
“准备重新打一下地上的锁洞,将开口扩大一些,锁的安装位置也会从地面挪到围栏上方,方便残疾人士不用弯腰开锁。”吴晓东说,会尽快派工作人员进行整改,确保在10月整改到位。此外,居民有搬家、装修等需要开围栏的可随时向门卫申请开锁。后续居民养成良好的停车充电习惯后也可将围栏拆除。
调整后的围栏,开口扩大一些
疏堵结合,改善电动车入户现象
《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对电动车上楼问题作出明确规定,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那为何这一现象屡禁不止呢?
社区工作人员分析原因主要有三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引导居民安全停放电动车和充电,夏家边社区和物业其实也做了不少工作。
“原先停车加充电的费用是24元/月,为了鼓励居民将电动车停到车库里,现在免费停车,地下车库充电也是免费的。”记者在地下车库看到,通道还算宽敞、坡度也不算陡,墙上贴了注意安全的警示标语,只要下车推行不会有危险,车库内空间也很大,但停放的电动车不多,只有少量电动车在充电。
为了改变居民“不愿停、不够停”的局面,方便居民就近停车,社区此前已邀请街道开发建设部门一同对小区进行专项调研,特别增设了集中充电区域,可供150辆非机动车的停放,后期还将科学规划停车方案。
楼外的充电棚
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后续还将在小区进出管控、停车管理、加大宣传等方面再下功夫,采取“疏堵结合”的手段,尽可能降低居民的不满,得到居民的认可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