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岗亭消杀记录表(病媒生物消杀记录范文)

保安岗亭消杀记录表(病媒生物消杀记录范文)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社会文明风尚,松江区开启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以来,松江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将继续在全区深入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通过“点赞松江人”每月榜单发布,推出一批在“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模范人物。

他们是我们身边的榜样,是群众心中的明灯,他们用朴素而真挚的行动诠释着大爱松江的真谛,用执着和坚守不断助力松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让我们走近他们,聆听他们的故事!

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面对突发的疫情,为维护社区居民的安全,松江全区的物业人们纷纷行动起来,积极做好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和各项民生服务。本期点赞松江人疫情防控专题推出第四期——“最美物业人”榜单。

01 朱洪其

社区防控多面手

业主安全贴心人

朱洪其,上海松开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保安队长。陈坊新苑是佘山镇创全点位小区,在创全迎检工作中,作为陈坊新苑保安队长,朱洪其站好“创全岗”,守好“点位哨”,带领队员对乱贴小广告、乱丢垃圾、乱堆杂物等行为进行劝阻并及时整治,维护美丽家园。他是一名热情周到的“服务员”,积极协调解决居民遇到的各项问题;他更是一名机智勇敢的“安全卫士”。

2019年12月,朱洪其休息在家,突然接到应急中心电话,48幢楼出现浓烟,疑似发生火灾。他立刻赶到现场,排查发现是家用洗衣机内部短路引起自燃,及时处理了安全隐患,大大降低了居民的损失。自新冠肺炎疫情开始,他就没有休息过,一心为小区、为业主着想。他在小区门口搭建临时棚收快递,每天上门收垃圾、帮隔离人员买菜、拿快递等,小区每个角落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02 汤青峰

小区最坚强的“守门人”

汤青峰,上海孜诚置业有限公司保安队长。荣乐小区是有逾一万人口的大型社区,疫情防控难度之大可想而知。2月4日接到临时封闭西、北两扇大门的通知后,作为保安队长的汤青峰主动拿着铁丝、老虎钳等工具,就地取材用铁杆、毛竹、塑料桶等搭建简易装置暂时封闭大门。同时,他耐心引导车辆,做好对居民的沟通解释工作。

汤青峰去年做过肝脏切除手术,至今仍在吃药调理,但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他坚持天天上岗,忙碌在战“疫”第一线。但凡队员遇到突发事情无法及时上岗,他总是自告奋勇顶在前,保证了门卫室人员齐整。其间有一位新进队员,因操劳导致心脏病发作,汤青峰及时送其至医院检查,回来后继续默默坚守岗位。他凭借着“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踏实作风,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小区最坚强的守门人”。

03 孙立民

“为了小区,

我们不能退!”

孙立民,上海乔爱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秩序维护员。他所服务的上海诗林花园,小区人员复杂,新冠疫情期间他带领保安队员挨家挨户排摸人员情况,做好台账,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严守门岗,做好小区“守护神”。

工作中保安岗亭消杀记录表(病媒生物消杀记录范文),有时需要直接面对重点地区、国外回来的人员,在被问及内心是否害怕时,孙立民回答道:“心里的恐惧是肯定有的,但我们的工作是为业主服务,守护小区安全。为了小区,我们也不能退。”他带领班组认真履责,一丝不苟做好各项工作。他还主动帮助隔离期间的业主拿外卖、送快递、购买日用品,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遇到个别业主不配合时,他会面对面地向他们一遍遍解释,用他的真诚赢得业主的理解。孙立明还主动承担公共区域的部分消毒工作,并监督检查其他消杀人员的工作,认真消杀不留死角。

04 虞为华

距离居民最后一米的

物业人

虞为华,上海鑫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保洁员。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洞泾镇集中隔离点急需保洁人员。面对疾病缠身的婆婆和独自肩挑重担的爱人,虞为华既担心又不舍,但疫情就是命令,她带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奔赴工作岗位。在集中隔离点的“战场”上,虞为华给隔离人员送餐食、处理生活垃圾。

2月10日晚上,已到下班时间的她却迟迟没离开隔离点,公司焦急地打电话催促:“立刻出来,注意防护时间!”那天她清运了整整20袋垃圾,只为给隔离人员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每天工作结束后,她的脸上满是防护口罩的印痕,双手被手套“蒸”得发白,但她从不嫌苦不嫌累。作为距离隔离人员最后一米的物业人,她坚信:“一定能守住隔离点,一定能胜利。”在这个特殊时期,虞为华和隔离人员们在这个“战壕”里结下了深厚情谊。

05 何亦其

坚守战疫一线的

“清洁卫士”

何亦其,保利翡丽华庭保洁领班。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何亦其舍弃和家人的团聚时光,默默坚守岗位,严把“清洁关”,为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保驾护航”。每天早上6时前,他就已到岗,清扫路面、清运垃圾、为公共区域消毒,忙的时候要到傍晚六七时才能收工。

“早点去打扫卫生,我心里也踏实。”这段时间他几乎没怎么休息过,每天两次仔细打扫责任区域,除了中午简单地吃个午饭,稍作休息,其余时间均在责任区连轴转。在打扫卫生的时候,他还时不时提醒路人少串门、尽快回家、把废弃口罩丢到指定垃圾箱……热心的他又主动当上了疫情“宣传劝导员”。“说实话,我也害怕,谁不怕呢。”何亦其笑着说,“当你看到业主们放心的眼神,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感谢,就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06 李国锦

为业主撑起“保护伞”的

“消杀战士”

李国锦,车墩物业公司保洁员。在这场战“疫”中,李国锦默默承担起华明小区“消杀战士”的职责,为业主的健康和安全撑起“保护伞”。寒冷的冬日,他每天凌晨5时就值守在工作岗位上,戴上口罩手套、自测体温、配比消毒液,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次消杀工作,小区楼道、垃圾房、健身场所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李国锦每天都要对小区进行两到三次消杀作业,他丝毫不敢松懈,每天都要跑好几个来回装消毒液,几个楼道跑下来全身是汗,但是他乐呵呵地说道:“一想到居民的安全,我就倍儿有精神。”李国锦每天都要定时前往隔离人员家中进行消毒、收集隔离垃圾,有时候他还帮助隔离户代买一些生活用品、水果蔬菜,拿快递等,一天能走上万的步数。他就这样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展现物业保洁员的不平凡。

07 牛桓武

让业主安心

让社区平安

牛桓武,中共党员,绿洲长香岛物业服务中心环境监控负责人。绿洲长香岛是九亭镇最大的小区,疫情防控任务重、压力大。春节期间部分保洁人员已提前放假,牛桓武还在积极协调供方增派保洁人员,并抢时间采购喷雾器等消毒设备,让工作得以顺利开展。面对居家隔离户的每日消毒、垃圾回收等问题,保洁人员有些担心惧怕。牛桓武主动请缨承担起这项任务,他说:“每次回收垃圾时,业主的一句‘辛苦了’都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认可。”

从消毒药剂的配比,到现场的消杀工作,再到隔离户的生活垃圾回收、消毒,他层层把关,确保消毒工作落实到位。他加班制作了“今日已消毒”的标识牌,张贴在每栋单元门上,还在电梯内贴上了“电梯消毒记录表”,每次消毒都做好记录,让业主安心,赢得了广大业主的认可。

08 马大武

与疫情抢时间的物业人

马大武,保利西子湾物业服务中心项目经理。面对突发的新冠疫情,马大武立即决定放弃春节休假,义无反顾地和同事们开始了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斗争的工作。他第一时间采购口罩、消毒液、测温枪等防疫物资,并与居委会、业委会共同制定方案,迅速采取强制封门的措施,禁止一切外来人员、车辆、快递进入小区,对整个西子湾小区的电梯、楼道、出入门岗亭等公共场所进行全方位消毒。

疫情初期,面对部分业主的不理解、不配合保安岗亭消杀记录表,他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并承担起为居家隔离人员采买生活用品的任务。他还注重对长期坚守一线的员工开展心理疏导工作,避免人员产生恐慌心理。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马大武也总能发挥特长,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及时上门解决业主报修的问题,以无私奉献和勇往直前诠释了一个物业人的担当。

09 代龙军

退伍军人勇战疫线

代龙军,中共党员,开元物业莱顿小城项目经理。疫情就是命令,军人出身的代龙军在除夕收到疫情防控的通知后,没有一丝犹豫,告别家人,连夜驱车670公里返回工作岗位,“我是一名退伍军人,退伍不褪色,越是危险的岗位我越要带头冲!”

莱顿小城外来人员租户较多,疫情防控工作非常艰巨。通过上门排查和利用小区车辆管理系统,他快速排查出小区内的湖北籍住户和居家隔离家庭,又通过微信、横幅、单元提示栏等方式发布疫情防护通知和科普知识。在做好管理的同时他也不忘做好暖心服务,为业主提供快递服务、隔离户垃圾清理、小业主学习资料打印等各项服务。有业主说:“物业人就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用生命守护着我们的安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代龙军彰显了一名退役军人、一名物业战士的本色。

10 唐凤丽

铿锵玫瑰筑起

社区防疫屏障

唐凤丽,上海孜诚置业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她所负责的茸城新业苑是G60人才公寓,小区住户都是全国各地引进的人才,入住347户住户,共709人,只有一户是上海本地人,她必须一个个翻出他们的档案信息打电话与本人确认,才能了解最真实的动向。

面对这样的压力,唐凤丽和她的团队不分昼夜,仅用两天时间就排摸清楚了所有小区住户的情况。为一目了然看清人员的动向,他们将每个单元的人员信息上墙,填上返沪人员信息,每天及时更新。这张被称之为“防疫作战图”的表格得到了媒体的报道和居民的认可,也生动诠释了基层工作者的智慧。有的隔离住户常吃的药没了,无法出门购买,唐凤丽立马跑到药店替他们购买。学校开始实行网课,她又帮孩子们打印学习资料。在特殊的时期,她用爱的服务给小区住户带来了家的温暖。

11 潘菊华

“我有责任守护

一线人员的安全!”

潘菊华,上海松开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新冠疫情来袭,潘菊华第一时间召开松开物业“抗击疫情防控工作布置大会”。她说,防疫不是空谈,而是需要百分之百的责任心去肩负的使命。从最基本的安保、保洁人员到高级管理层,她对整个“战线”的所有人员进行综合调配。

为了加强疫情防控,她放弃了很多休息时间,还积极响应号召,承担方松街道集中隔离点的保洁任务,仅用3个小时就召集了10名保洁人员,与医护人员并肩逆行,投入到防疫工作中。潘菊华总说:“一线员工在前冲锋陷阵,我也要做好他们的‘守护者’。”她每天翻阅项目经理上报的“每日情况报告”,掌握小区防疫工作的情况后才下班。她还通过多种渠道为一线人员筹集防疫物资,将员工安全放在首位,并不时送去牛奶、饼干等暖心物资。

12 张永强

脚踏实地做好民生服务

张永强,区房屋维修应急中心副主任。平时工作中,张永强主要负责对区各房屋维修应急分中心的指导监督和工作安排,以及住宅小区防台防汛应急值守、联系、处置等工作。

新冠疫情期间,张永强深知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主动放弃休息,值守在应急中心。他多方联系防疫物资购买渠道,有效缓解单位防疫物资短缺的情况。他严格要求房屋维修工作人员配备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每天对维修人员落实体温测量,加强疫情科学防护的宣传教育,确保在充分保障个人安全的前提下,让房屋应急维修服务响应在“疫”线。春节期间,有两个小区污水窨井外溢污水和大面积停水需要应急维修,在他第一时间指挥协调下,问题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解决。他用实际行动化解了群众在房屋维修上的“急、难、愁”问题。

13 周金钢

愿做业主的“及时雨”

周金钢,区房屋维修应急中心孜诚分中心维修工。自2014年入职以来,周金钢六年如一日,细心工作,用心钻研,默默奉献。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时刻保安岗亭消杀记录表,主动带领团队值守应急中心。

3月14日,他接到居民报修称家中断电,报修人是一名曾腰椎骨折过的高龄独居老人,他赶忙前往查看。经仔细检查,发现是电线老化造成局部线路短路。夜间排查故障有些困难,他搭起临时线路满足老人夜间正常使用的需求。第二天一早,他背着工具包前往排查故障,花了大半天时间,解决了问题,他累得满头大汗、浑身湿透,但他的脸上却露出了微笑,连连说道:“终于解决了,终于解决了。” 这么多年来,他手上的任务单几乎零返工。业主在表扬信中写道:我不知道他是谁,叫什么名字,但我知道他是一名“平凡而伟大”的普通劳动者,有他在,我们放心。

14 朱 琦

房管老兵 战疫先锋

朱琦,广富林街道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事务所所长。社区是防疫工作的关键,朱琦从战疫开始就反复叮嘱各个小区物业做好每日消毒和门岗管理。同时,积极联系各个物业公司,详细汇总好抗疫情况后,及时反馈至上级部门。为了保障防疫工作顺利开展,朱琦多次向上级部门协调防疫物资,有时物业因人手、车辆不足,无法及时领取,他就第一时间将这些物资送至一线人员手中。

防疫工作重心转移到防输入型病例后,朱琦作为街道值班室值班人员之一,负责街道夜间的机场入境人员信息登记和移交。为了不耽误工作进度,值班期间,他手机从来不离身,不管凌晨几点,只要一有信息,他都会第一时间通知居委会,为隔离点的人员交接做好联系工作。作为一个房管“老兵”,他在后勤工作中发光发热,守护家园。

15 杨 俊

“较真”的物业行业实干者

杨俊,中共党员,新桥镇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事务所所长。新冠疫情期间,杨俊和他的同事始终值守在一线,和物业企业一同守护小区安全。虽然各小区物业防疫管控总体良好,但杨俊依然不放心,夜间是社区防疫力量薄弱的时候,更容易出现问题。为了督促物业加强夜间值守力量,他召集所内人员,建立夜间巡查小队。

二月份连续几周,半夜零点前后,无论刮风下雨,他们都在住宅小区内逐项检查,和保安们面对面,将管控要求和注意事项逐一讲解,指出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次日,他又会找小区物业负责人谈话,反复强调防疫要求。就这样检查复查几轮下来,各小区夜间疫情防控工作逐渐到位,小区防疫安全又增加了一道保险。他说:“疫情防控,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哪怕是最小的漏洞我们也要尽最大努力去补上。”

16 蒋俊超

守入党初心 担抗疫使命

蒋俊超,中共党员,区物业管理中心科员。新冠疫情来袭,防控工作迫在眉睫。蒋俊超主动请缨参加社区防疫志愿者和道口志愿者工作。在社区张贴疫情告知书,电话排查春节返沪业主情况,每项工作他都一丝不苟地完成。在道口,他耐心引导每一名入沪人员填写健康信息,为他们测量体温,始终不放松警惕。遇到天气寒冷的雨夜,雾气模糊了眼镜,雨水打湿了裤脚和鞋子,他没有一丝怨言。一个半月时间里,他6次前往道口值守。

复工后,他坚守岗位,连续加班为物业一线工作人员统一调度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确保了物资发放及时、准确,保障奋战“疫”线物业人员的健康安全。但凡哪里有需要,他总是毫不犹豫挺身而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党员、一名房管人、一名物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一起为疫情防控中

疫情防控专题往期榜单

关于作者: 666666e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