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客户对居住体验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使社区入口设计的更具人性化,以提升社区产品的附加值,是地产设计的必备锦囊。来带看看优秀的地产设计师在这方面是如何思考的?
社区出入口是社区的第一形象,在社区8大常规场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入口设计的15个常见错误】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几个社区主入口案例,看看都存在哪些常见的错误?
上图这个小区入口设计存在四个明显的问题:
1、岗亭设计不一体,设备与周边环境不协调。同时屋顶是玻璃材质,不好维护;
2、人行门过于简单,使得小区显得档次过低、没有安全感;
3、增加的栏杆过于简陋;
4、岗亭配置不标准;
这个案例中,小区入口设计中存在的BUG也非常明显。首先,这个岗亭的设置在一侧,使得视线无法顺利触及人行区域,不方便管理;第二,小区入口连智能化的刷卡门禁系统都没安装,差评;第三,入口处没有统一标识系统;
这个案例同样存在诸多问题:
1、岗亭离车道过远,保安管理不便。
2、因为植物的遮掩容易导致岗亭视野不佳,同时植物的种植效果缺乏层次感。
3、物业标识位置未能与设计结合。
4、人行门离岗亭较远保安岗亭物品摆放标准图,服务不便。
5、社区总平面图等未与主入口构架结合设计
由上述3个案例我们可以总结出小区入口设计的常见几大问题:
有了以上的经验总结后,让我们来思考并研究如何使社区入口更具人性化?
【30万㎡以下小区入口设计细节】
以30万㎡以下的社区入口来举例。一般来说,社区规模不大于30万平米的小区入口配置,通常含:1个主入口、1个次入口、2个临时消防门。
其中,主入口:车行两进一出,人行设置防尾随以及非机动车;次入口:车行一进一出,人行与非机动车共用一门;消防门:设置临时铁艺门,可根据物业需求改造;
这类规模的社区在入口设计时,岗亭位置一定要设置在入口的中央,不要出现上述案例将岗亭设在一侧,不方便服务业务和安全监督。
为了凸出小区入口的人性化设计,在人行的出入口处,必须设置廊架以及休闲座椅,用于遮阳和方便业主休憩。还有一个细节是,区内车辆管理显示屏要放置在主入口显要处。
一、主入口模块
主入口的标准化设计包括前奏、区前、岗亭、出车道、业主进车道等11个功能模块和风格样式这1个效果模块。
我们先来看11个功能模块平面布置,如下图:
首先是前奏区域。前奏区主要体现社区形象感和必要的提示标志,因此,前奏曲必须包括以下设施内容:1.车辆慢性标识(安全);2.禁鸣标识;3.小区Logo;4.区内剩余访客车位数量提醒LED显示屏。
而前奏区是进入小区的第一个视觉停留点,因此必须关注对其的氛围营造。一般通过几个点去营造前区整体形象:1.利用精致的植物景观配置来打造;2.用灯箱、灯光、广播、音响从视觉和听觉上制造良好的项目形象;3.出租车停靠区(3辆)位置要结合市政道路。
其次,是区前设计。一般来说,区前的空间进深尽量控制在10米,以满足2辆车排队的空间,同时预留足够的绿化空间。
区前设计中包括哪些内容?
1、人车分流功能:包括标识提醒,分流设施,后者主要通过栏杆、花坛、篱笆、水池等方式来实现;
2、人行专用通道:数量一般为2个,专用道上设置明确的标识提醒;
3、访客接待:设置标识提醒保安岗亭物品摆放标准图(车间物品摆放标准好处),同时设计相关设施满足来访办理、登记的要求;
4、设置1个无障碍通道,要有标识提醒;
5、设置1个自行车通道,要有标识提醒;
6、其他人员通道(快递、送货)要设置标识提醒,同时进行物业管理;
7、访客禁入时车位:设置标识提醒,车位宽度注意避免花坛高度影响开车门
8、访客可入时等候刷卡车位:设置标识提醒
9、业主入区等候车位2车长(1进1出):设置标识提醒
10、区前要设置天气预告、迎接公告这类的LED屏;
11、要有夜景照明功能保安岗亭物品摆放标准图,这也能起到一定的景观作用;
12、配置能播放广播、音乐的音响;
第三是流动管理岗。在这类小区,可以在白天设置一个流动岗,负责人行及非机动车等便民管理。
流动管理岗的正面要设置明显的标识,提示外来人员登记,以满足保安对其的及时管理。背面则设置挡板,以保持入口的形象整洁,防止放置的物件过于凌乱。
流动管理岗要设置值班人员提示牌,操作台的设计要与挡板同宽,高度在80-90cm,便于保安登记、放置物品等。同时要在操作台的下方预留电插座及放置电器的位置,方便冬天取暖;下方还要设置储物空间,方便放置杂物、雨具和业主临时寄存物品;
流动管理岗的放置台要方便业主刷卡时临时放置随身物品,设置在人行通道出入口,刷卡机边。放置台在设计时,应选用易清洁材料。
第四是人行管理。一般在主入口处应该设置2个防尾随辊式闸机。
1、防尾随打卡机要设置标识提醒,进出均需刷卡;同时应设置防雨设施和防滑地面,体现入口的人性化设置。
2、放置台必须有防雨功能,与流动岗结合设计;
3、考虑到现代家庭有饲养宠物的习惯,可以在这里设置一个宠物栓,设置在搁物台侧面,半闭合的环状。这种设计不但不影响人员出入,而且能体现出小区的人性化。
4、雨天需要雨伞,凭卡借伞(可设置在出入口,需登记);
5、来宾登记表,临时卡(访客1):在流动岗处登记;
6、婴儿椅;
7、夜景照明(功能);
8、地面排水措施;
第五,非机动流动管理,可以在主入口设置2个防尾随辊式闸机。
非机动流动管理主要包括自行车、婴儿车的通道设置,在这里必须注意:1、设置无障碍设施;2、设置可视对讲打卡,以实现兼具访客通道的功能;3、门的设计必须是缓关闭弹簧,颜色风格与构架一致;4、在这里物业要提供打气筒服务;5、进行刷卡:刷卡器(进入人员需刷卡,访客通过可视对讲联系,防雨);6、出行按钮:按钮(出行直接按按钮,外面人员不能直接触碰,防雨);7、设置夜景照明功能;8、设计好地面排水措施;9、设计一个来宾等候区;
第六是业主车行入口。业主自行刷卡进入社区。
1、车道标识:业主车道(中英文)2、限高标识
3、减速带(位置、距离仔细推敲,不要影响打卡及启动车)
4、地感线圈(暗装)
5、刷卡机:高端项目可选用远距离读卡,为了防撞要选择合适的位置放置,还要有标识提醒;
6、设置社区公示栏;
7、要安装摄像头:车前照明和摄像机,高低位2组;
8、道闸:主机、横杆(折杆)、支架
9、道闸之间栏杆:道闸之间设置相同高度的栏杆,防止人员通过缝隙穿越进入小区;
10、夜景照明设置
11、地面排水措施
第七是访客进车入口。访客或者未带卡车辆通过访客车道进入,可自动取卡或与保安沟通协助,搬家车辆若过高可通过其他入口进入小区。
1、车道标识:访客车道(中英文)
2、进行取卡:自动取卡机或到岗亭领取3、限高标识
4、减速带(位置、距离仔细推敲,不要影响打卡及启动车)
5、地感线圈(暗装)
6、刷卡机:高端项目可选用远距离读卡,为了防撞要选择合适的位置放置,还要有标识提醒;
7、设置社区公示栏
8、摄像:车前照明和摄像机,高低位2组
9、道闸:主机、横杆(折杆)、支架
10、道闸之间栏杆:道闸之间设置相同高度的栏杆,防止人员通过缝隙穿越进入小区。
11、夜景照明
12、地面排水措施
第八,公用出车口(出口管理:临时卡收费;业主出行;消防车道)
1、车道标识:访客车道(中英文)
2、收费提示(当地停车收费标准,宜在岗亭侧面解决)
6、社区公示栏
7、摄像:车前照明和摄像机,高低位2组
8、道闸:主机、横杆(折杆)、支架
9、道闸之间栏杆:道闸之间设置相同高度的栏杆(防止人员通过缝隙穿越进入小区)
10、夜景照明(功能)
11、地面排水措施
第九,岗亭。岗亭实行24小时值班制,设计必须保证视野顾及入口全部范围,同时满足其他管理功能需求。
物业人员(保安):1.工作台,实现座岗(岗亭内部比外部高)2.临车道的2侧开窗,向区内开门(便于观察,开启小窗)3.音响弱电控制(广播等)4.储物5.收费(相关设备)6.家具
业主及访客:1.咨询2.缴费(访客车收费)3.失物招领、快递邮寄4.进行管理(物业信息栏)5.出行管理(出行信息提示,天气等。LED显示),收费提示(招贴)
建筑物(控制面积):1.电器水电2.门(节能)3.窗(节能,透明度高)4.采暖、空调(隐蔽)
第十、公用出车口,出口司机视野:与座岗保安同一水平高度。
最后是区后。区后考虑与实际项目结合。
1、意见箱、小区总平面布置图、公告(放在人行出口内侧墙上,休息等候区)
2、区内入口氛围营造(功能+景观)(温馨、安静、宜居,大乔木、花卉)
3、地面排水措施
二、效果控制。效果主要考虑与规划方案的协调性。
怎么样,看了我们对社区入口的研究和思考,现在对更人性化的社区入口是不是又有了更深的了解呢?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 END——
提供房产资讯、报名大众评房团、房产爆料、商务合作等,请联系小编:
(电话/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