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刘联波 张爱平 蒋鹏)“街道干净宽敞了,交通顺畅了,城镇靓丽了,街道整治就应该这样坚持开展下去!”5月22日,在芦洪市镇应阳社区生活了30多年的居民易海清对笔者说道。今年来,芦洪市镇对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工作要求,重拳整治街道秩序,城镇面貌大为改观。
芦洪市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东安县域副中心。小镇古色古香治安岗亭搬迁,文化底蕴深厚,其中的应水晨曦、九龙奇峰、连桥朝霞等“芦洪八景”更凝炼出江南水乡的气息。但是近年来,不同程度存在的垃圾乱堆乱倒、车辆乱停乱放、“马路市场”等问题,脏乱了环境,迟滞了交通,严重影响了芦洪市镇的形象。
为进一步修颜值、提气质,芦洪市镇党委政府从4月29日开始,在全镇大规模开展城镇卫生综合整治行动。一方面优化城区路网结构,补足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对镇区内主干道路标志线以及停车位线进行规范划线,进一步规范了车辆秩序,提高了城管执法工作效率和水平。另一方面从4月29日至5月30日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全域集中整治。全力整治车辆乱停乱放、夜宵摊点乱摆、垃圾占道堆放等行为,严格规范营运营车辆上下客和进出站,组织开展全民参与的违障停车“随手拍”活动,坚决取缔“马路市场”治安岗亭搬迁,规范设立“芦洪市夜宵街”,将镇十字路口繁华十余年的夜宵市场整体搬迁至芦洪市镇汽车站。镇里还建制度,强考核,构建长效机制。创新实施“街长”制,对镇属辖区街道通过定责、定人、定时、定岗实施网格化管理,每条街道明确一名责任党政领导,并分段设“街道长”,负责推进“门前三包”,解决道路及周边市容环境卫生。并组织由老党员、辅警、社区志愿者和共青团员组成的义务巡逻队,对门前“三包”落实不力的居民第一时间进行批评教育,对拒不落实的依法进行处罚和打击治安岗亭搬迁(治安岗亭图片),有效确保了整治工作的顺利推进。
到目前,芦洪市镇已拉通断头路4处,修补主干道破损路面和人行道10余处,有效改善了车辆和行人出行环境。并在芦花路和芦新路十字路口配备了红绿灯、增设了治安岗亭,对镇区内主干道路标志线以及停车位线进行规范划线,进一步规范了车辆秩序。先后清理垃圾死角死面36处,整修花坛40余处,铺设绿草4000余平米,拆除违章建筑78处,全镇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