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律师认为,物业设置道闸应承担必要的提示责任。
■林女士从这个道闸经过时被落下的栏杆砸伤手臂。
“突然落下来的道闸砸到我手臂了,我第一反应就是顺手推了一下道闸,道闸有点弯曲,结果物业反而要我赔钱。”近日,市民林女士致电本报市民热线5589999,说起自己的委屈。她说,道闸起落为什么不能设置提示音?这样也可以提醒来往的行人注意。为此,记者先后走访了我市多个小区及部分物业管理人员,对于是否应该设置有提示音的道闸,市民、专家也各有说法。
文/图 记者 兰云丝
市民反映
小车通过后保安放下道闸 骑车路过的行人手臂被砸伤
林女士家住文园路,前不久她骑车经过文屏大厦时,被道闸砸伤。文屏大厦两侧各设置了三处道闸,用来控制大厦地下停车场的车辆通行,林女士经过时前面有一辆车刚好进入,道闸处于升起的状态。林女士说,当时是傍晚,天色已暗,她没有看到上面的警示牌,从一侧经过时,被悄无声息落下的道闸末端砸中,手臂当场淤青。
林女士与文屏大厦物业管理员沟通后得知,她经过该处道闸的位置正好处于监控盲区,保安没看到她,在那辆车通过后就立即放下了道闸,将骑车经过的林女士砸了个正着。
“很多物业为了收停车费保安岗亭升降杆,设置了这种道闸。栏杆抬起、落下都没有提示,行人一不留神就容易被砸到。原本正常的出入口却成为安全隐患,起码周围要有提醒或者防止伤害行人的措施。”林女士说。
在距离文屏大厦数百米的文塔路文园雅阁小区,门口的一处岔路口设置了三个连在一起的道闸,道闸起落也没有提示音。家住文园雅阁的王先生说,他和太太每次走过这里都会注意看道闸。“我曾经被砸过,而且正好砸在头顶。”他说,原来没有这么多道闸的,现在越设越多,“不仅耽误来往车辆的时间,也给我们这些行人带来不便,我们带孩子经过得格外小心。道闸都是铁制的,砸到孩子可不是小事。”
记者调查
有声道闸成本高使用不多 年久老化缺乏保养易“失声”
林女士认为,这件意外事件“错”在道闸无声。监控室的执勤保安说,小区进出口道闸相对老旧,摄像头及识别系统只能识别出车辆,无法识别行人。如果出现了跟车经过的行人,很难在摄像头识别之前迅速反应升起道闸。
“道闸装设时就是没有提示音的。”保安说,“因为安装有提示音的道闸会被居民投诉噪声扰民,所以装设有声道闸的不多。”
为了解其他小区道闸设置情况,记者先后走访了金尚小区、惠祥花园、雪梨星光小区等居民区,另外还走访了七星大厦、文屏大厦等商户停车场。
经了解,安装的门禁道闸包括直杆式、栅栏式和曲缩式等,夜间配有补光灯,但是不论在居民小区还是商户停车场保安岗亭升降杆(保安岗亭),有声道闸极少。有物业表示,道闸是有使用寿命的,有提示音的道闸相对无声道闸来说维护成本更高,有些道闸使用多年已老化,加上缺乏保养而“失声”。一般有条件的小区和停车场,往往会将道闸进行更新换代,会更注重自动化和智能化。
业内观点
必要的提示物业应做到位
厂家推荐应设置有声提醒
福建欧菲亚律师事务所主任林清旺律师认为,道闸主要还是为车辆服务,非机动车和行人应该注意不要混入车辆通行的道路。但是,如果道闸应有的提示没有做到位,物业还是需要承担部分责任的。
林清旺强调,现在市场上的道闸多种多样,建议有条件的小区物业和停车场管理方装设有声道闸,也可以提醒行人和非机动车不要误走车辆通道,尤其是不要跟车通过道闸,避免在道闸杆落下时被砸到。
在厦门经营道闸多年的吕先生说,道闸本身就有很多种类可供买家选择,而且对闸杆升起落下的设置,厂家是推荐有声音提醒的。“近年来,道闸产品越来越智能化、自动化,只要客户有需求,都是可以设置声音提醒功能的。”他说,从目前使用情况来看,装有声音提醒功能的道闸一般都安装在相对完善的封闭小区或高档商户的停车场。
吕先生说,早期的有声道闸曾出现过因雨水渗入导致发声装置失灵,进而使得自动控制系统都无法操作的状况。不过,现在这些问题随着技术进步已经可以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道闸良莠不齐,并没有统一标准。越智能的道闸越能解决行人擅入、不防水防火等问题,通过加装声音和敏锐的传感器,道闸可以确保安全使用,不会误伤行人。”他说。
【相关声音】
居民受不了道闸播报音
现场测试接近噪声限值
文园路电台山小区附近的停车场道闸为有声智能道闸,登记在册的车辆出入时会自动播报车牌及剩余的缴费停放日期。说起这个有声道闸,家住电台山小区的陈先生表示不胜其扰:“我们的房子最靠近停车场,每天都能清晰地听到道闸播报的声音。”他说,“孩子马上就要读高三了保安岗亭升降杆,希望道闸播报声音的分贝能小一些。”
据记者了解,《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明确规定了居民住宅区为1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标准,即昼间噪声限值55分贝、夜间45分贝。记者用手机软件对这处道闸的播报声进行测试,车辆出入时道闸播报声音显示为53分贝上下,已接近噪声限值。